iWorld国际文化素养讲座——“用英语讲中国文化”
发布时间:2025-09-25 15:48:05 来源:威廉希尔亚洲公司 阅读次数:
为助力学生更好地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、提升国际文化素养,9月23日晚,由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和威廉希尔亚洲公司主办、方青青老师主讲的iWorld国际文化素养讲座--“用英语讲中国文化”,在西区一站式学生社区顺利举行。
讲座伊始,方青青老师首先阐述了“用英语讲中国文化”的时代背景与重要意义。她结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翻译试题文本中文化主题的分布情况,着重强调了当代大学生理解中华优秀文化元素,讲好中国故事,做好文化对外传播工作的必要性,为整场讲座奠定了理论与现实结合的基调。
在核心内容讲解环节,方青青老师通过一段生动的短视频,围绕中国文化词汇的英语表达展开详细解读。讲解范围涵盖传统节日与民俗、传统艺术、传统手工艺、器物建筑古迹等多个领域,既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厚魅力,又系统学习了文化词汇的英语表达技巧。随后,她进一步总结了中国文化词汇的英语翻译方法,全面介绍了音译、直译、意译等多种翻译形式的适用场景与使用要点,为同学们提供了可直接应用的翻译方法。
同时,为帮助同学们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,掌握用英语讲述中国文化的具体方法,方青青老师提出“POWER”框架,包含“Point(要点)”“Origin(起源)”“What(是什么)”“Essence(精髓)”“Relevance(关联)”五个维度。她以“中国茶文化”为实例,按照“POWER”框架的逻辑逐一拆解演示,清晰地展示了如何将文化内容与框架结构结合,让中国故事的讲述更具条理与吸引力。
讲座尾声,方青青老师引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,从“权力距离”“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”“不确定性规避”“男性化与女性化社会特征”等六个核心维度出发,以中西方餐饮文化为具体案例进行对比分析。她特别强调,借助文化维度理论这一专业工具,同学们能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,进而在跨文化交流中找到差异平衡点,推动交流过程更和谐、更从容。
参与本次活动的学生纷纷表示,此次“用英语讲中国文化”专题分享内容丰富、实用性强。通过讲座,学生们不仅系统学习了中国文化词汇的英语表达与翻译方法,还了解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框架,并进一步加深了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知。
通讯员:周怡辰、刘一鸣
审核人:方璇